四川成都生长发育科哪个医院好,成都西南儿童医院专注于儿童发育,有专业的医生团队,先进的检查及治疗仪器,完善的治疗方法,让孩子能健康成长!
个体差异和家庭习惯不同,或许有一些宝宝没有睡够表中的时间,若宝宝白天精神状态良好,不影响吃饭喝奶玩耍,生长曲线也没有异常变化,家长其实也不用过多担心。
但是,家长要坚持从小给孩子培养好的睡眠习惯,才能让宝宝拥有优质睡眠,保证生长激素的正常分泌。
吃!
“我家宝宝每天吃得可多了,粥能喝一大碗!”
“我孙子可爱吃饭了,尤其是主食,每顿饭都吃得特别饱”
……
这样的说法,是不是经常能听到?
其实,吃得多≠吃得好!
想要让孩子吃得好,首先就要破除食物的障眼法。
粥和面条这种主食容易吸水,放一会儿就膨胀成一大碗,但只是看起来量很多而已。
我们都知道,喝一碗粥和吃一碗米饭,米的量那可是差了很多的!
所以,我们给孩子吃辅食时,不应该看孩子吃了“几碗”,而是要重视粮食本身实际的重量够不够。
其次,我们要保证孩子每餐饭的营养配比。宝宝长高取决于骨骼的健康发育,这就离不开蛋白质、矿物质、脂肪酸、维生素的共同作用。
那孩子每天到底该吃多少呢?
6个月前的宝宝:
要按需喂养,母乳妈妈最好能每周进食50种以上的食物,来保证母乳的营养。
开始添加辅食的宝宝,根据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16)》的建议。
7~9个月的宝宝:
每天奶量600ml以上
适量强化铁婴儿米粉、厚粥、烂面等谷物类
肉禽鱼50g
适量蔬菜水果
依据宝宝适应情况,逐渐添加到1个蛋黄或鸡蛋(过敏宝宝可回避,同时增加肉类30g)
10~12个月的宝宝:
每天奶量约600ml
适量强化铁婴儿米粉、软烂的饭等谷物类
肉禽鱼50g
鸡蛋1个
继续尝试不同种类的蔬菜水果,可自己啃咬香蕉,煮熟的胡萝卜等
13~24个月的宝宝:
每天奶量约500ml
50g~100g强化铁婴儿米粉、面条、馒头等谷物类
肉禽鱼50g~75g
鸡蛋1个
继续尝试啃咬大块水果和煮熟的蔬菜,增加进食量
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长得好,总想让孩子尽可能多吃点。其实吃得太饱,才会影响孩子的身高!
吃得太多,不仅会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,而且吃太饱不想动,孩子有可能超重变成小胖墩。
宝宝的食量有限,我们要尽量保证宝宝吃下的每一口食物都是富含营养的,不能只“看量不看质”。
如何应对矮小症
矮小症的“三早原则”即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。据调查,90%的矮小症儿童患有不同程度的自卑、抑郁、内向等心理或行为障碍,可能影响到升学、就业和婚姻等方方面面。
在矮小症的“三早原则”中也着重强调了“早发现、早诊断”的重要地位,将直接关系到患儿预后效果。
如何做到早发现、早诊断
给孩子定期测量身高
一般以每季度测量一次为宜。
还要学会正确测量身高的技巧。3岁以下,一般采用仰卧位量身长;3岁以上孩子进行正立位的身高测量。
同时要注意三个原则:同一时间,同一测量人,同一尺子。
动态监测数据
将测量的身高数据对比下表进行动态监测,若发现符合矮小标准,应及时就医。
及时去医院做检查
医生会结合一系列的临床检查,判断患矮小症的原因。
比如通过X线检查骨龄,观察各骨化中心出现的时间、大小,判断骨骼实际发育程度,通过骨龄预测成年终身高。
正常情况下,骨龄与实际年龄的差别应在±1岁之间,落后或超前过多即为异常。
生长激素激发试验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,判断孩子是否存在生长激素缺乏。
完善系列检查后,才能最终诊断孩子是否属于矮小症,并根据不同病因进行诊治。
申莉萍医生指出,明确诊断为矮小症,就应及早采取干预,家长们切勿心存侥幸!
矮小症的治疗越早,效果越好
孩子3-12岁为最佳治疗期,通过营养指导、睡眠指导、运动指导、心情指导、疾病预防等科学的身高管理计划,可以促进人体生长激素分泌,改善身高。
如果是因为内分泌异常等疾病所导致的身高落后,日常生活的干预,是不太可能帮助身高达到正常值的,需要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,才有望达到遗传身高或突破遗传身高。
关于作者